養貓是一件很治愈、很幸福的事情,所以可可【愛☆愛】的貓咪也成為了很多人養寵的首選。可能很多寵主平時都會有跟貓咪說話的習慣,也會對貓咪發出指令,但貓咪真的能明白嗎?
貓咪這主人相處久了,會聽懂人話嗎?從科學角度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要了解,語言交流的本質。語言其實就是一種符號系統,它是由一系列的符號,比如詞語、語句等組成的,通過這些符號,可以傳遞出信息。
而理解這些符號,是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背景和語言能力的,就比如我們人類是可以通過語言交流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而貓咪也有自己的交流方式,比如聲音、嗅覺、肢體語言等。有研究表明,貓咪能夠通過這些方式來傳遞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語言學習能力。
當然了,想要判斷貓咪是否聽懂人類語言,是需要考慮這3個方面的。
①貓咪的聽覺方位和頻率和人類是不一樣的。人類可以聽到20Hz-20kHz的聲音,而貓咪則可以聽到20Hz-65kHz的聲音,而且貓咪對高頻聲音會更加敏感。所以貓咪對人類語言所產生的聲音其實是能聽到的,但可能會有所不同。
②貓咪的大腦結構和人類是不相同的。人類是高級動物,大腦皮層具有高度的復雜性,能夠對語言進行理解和加工。而貓咪的大腦結構則簡單很多,主要是由感官、運動、情況控制區域組成的。所以貓咪的語言理解能力肯定是不如人類的。
③貓咪的語言學習能力是有限的。有研究證明,貓咪可以通過重復、獎勵、懲罰等方式學習簡單的指令,比如「來」、「坐下」、「握手」等,但是再復雜一些的語言結構和概念,比如情感、邏輯推理等,貓咪是無法理解的。
所以,綜合上面這3個方面的考慮,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其實貓咪和人類相處久了,是可以理解一下簡單的人類語言的,但因為它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只能理解一些基本的語言指令。
而且貓咪更加注重聲音的語調、音量、頻率等細微的變化,而不是詞語的含義。所以寵主想要更好地跟貓咪交流,就需要注意語氣、語調、音量等細節了。
雖然貓咪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但因為它們具有其他出色的感知能力,比如嗅覺、視覺等,這些都可以很好地感知人類的意圖和情感,貓咪也會通過各種方面,來理解主人的意思。
而寵主在飼養貓咪的過程中,也要和貓咪建立一種良好的溝通關系,包括學習貓咪的身體語言,關注它們的需求和喜好等,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也可以對貓咪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讓它更好理解你的意思,也方便日常的溝通和交流。
最終結論就是,貓咪和人類相處久了,是可以理解一下簡單的人類語言的,但是它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只能理解一些基本的語言指令,并且更主要于聲音、聲調、頻率等細節。所以我們和貓咪交流的時候,也需要多注意這幾方面,這樣才能讓貓咪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在飼養貓咪的過程中,除了要跟它更好地溝通外,想要它陪伴我們更久,平時也要多注意它的飲食問題,畢竟這是貓咪最主要的營養來源,貓咪吃得好,攝入營養足抵抗力才會更強,體質才會變好。
你覺得你家貓咪能聽懂人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