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養寵新人,一到換季,就會特別焦慮。
換季時,氣溫波動幅度大,家里的愛寵不會說話,無法向主人表達自己的需求。
尤其是到了冬季,氣溫驟降,平日里身強體壯的狗狗,也會進入「休眠期」,不愛運動,不愛吃飯。
稍有不慎,狗狗就會生病,輕則輸液吃藥,重則危及生命!
狗狗和人一樣,冬季也會免疫力下降,此時養狗更要遵守科學規律。冬季養狗有5大錯誤說法,80%的主人都中招,當心狗狗越養越瘦!
常見誤區一:冬季狗窩需要加熱
冬季天氣寒冷,很多主人擔心狗狗生病著涼,喜歡給狗窩加熱。冬季室外溫度底,確實需要給狗狗保暖,但加熱就沒有必要了。
狗狗的毛發比較長,具有正常的防寒能力,因此,冬季并不需要給狗窩加熱。
倘若家里的狗狗比較頑皮,很有可能啃咬電熱毯,引發電線短路、漏電、觸電……等安全隱患。
常見誤區二:冬天不需要給狗狗穿衣服
很多主人認為狗狗的毛發比較厚,冬天雖冷,但也沒必要給狗狗穿衣服。
并不是所有狗狗冬季都不需要穿衣服,顯然,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
有的狗狗毛發少并且短,有的狗狗剛剛做完美容,還有一些狗生病、懷孕,這些情況下都是需要給狗狗穿衣服的。
常見誤區三:冬天寒冷,不需要驅蟲
冬季不需要驅蟲,也是養狗的常見誤區。
很多人認為,冬季天氣寒冷,幾乎看不到蚊子和蒼蠅,這麼低的溫度,寄生蟲肯定也無法存活。還有人認為,驅蟲藥畢竟是殺蟲劑,狗狗吃了難免會影響健康。
殊不知,即使天氣再冷,也不能忽略狗狗的驅蟲問題。
雖然此時溫度低,跳蚤會暫時休眠,但這些蟲子依然會寄生在狗狗的毛發里。等待春暖花開時,蘇醒過來,更加猛烈的叮咬狗狗。
因此,驅蟲不分季節。即使天氣寒冷,也要定期給狗狗驅蟲。
常見誤區四:冬季盡量給狗狗少喝水
冬季水溫低,狗喝多了容易引發腸胃病,此時狗的運動量比較小,為了它的健康,冬季需要給狗狗少喝水。
但你知道嗎?冬季是狗狗泌尿系統發病的高峰期,如果狗狗飲水量不夠,容易導致尿液又少又濃,容易引發尿道炎、膀胱結石。嚴重情況下,還會使狗狗尿路堵塞,引發死亡。
因此,冬季不僅不能減少喂水量,反而需要想辦法,幫助狗狗多喝水。如果狗狗進入冬季以后,不愛喝水,建議在水中加一些狗狗喜歡的零食。
常見誤區五:冬季要給狗「大補」
很多寵物認為,冬季應該給狗狗「大補」。狗狗吃的越胖,身體越好,越能抵抗冬季的嚴寒。
冬季氣溫降低,確實可以適當給狗狗增加食量,但并不需要大補。這個季節的狗狗運動量小,對食物的消化能力弱。
冬季吃太多,容易導致狗狗過度胖。肥胖的狗狗關節壓力大,肝臟和腎臟容易生病。相比正常的狗狗,壽命短3年。
冬季喂養狗狗的時候,可以挑選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一定要控制狗狗的脂肪攝入量,避免狗狗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