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水鳥,個頭比雞還小,人畜無害的外表下是非常暴躁的壞脾氣,除了每天和同類打架,還敢硬剛大天鵝,把禿鷹按在水里淹死,甚至在養不起孩子的時候,直接把不夠好看的雛鳥生生啄死!
這麼兇殘的小鳥,最近就出現在了江蘇的河里。
非雞非鴨怪鳥突現江蘇六塘河和東北長白山
鳥類或許是世界上最奇特也最有性格的生物之一了,據說鳥類的直接祖先就是侏羅紀時代的一種小型恐龍,演化成始祖鳥之后,再成為新鳥類,然后根據居住區域的不同、愛好食物的不同等等區別而演變出各種各樣的鳥類。因此,不少鳥類都有著奇奇怪怪的長相、習性與愛好。
長相非常奇怪的鳥,不過不是今天的主角
3月初,就有江蘇市民在宿遷境內的六塘河里發現了一群奇奇怪怪的「水中游俠」——長得像雞但不是雞,會游泳但又不是鴨。它們的嘴都是尖尖的,但又不像雞嘴那樣窄;雖然稍寬一些,但又不似鴨嘴那樣扁平。更重要的是,它的個頭雖然和家養的雞差不多大,但卻能游在水面,甚至還能潛入水中,或者扎個猛子叼只小魚出來。
而這種有著「鳥類四不像」之稱的生物叫做 「白骨頂」,也被叫做「白骨頂雞」。只是,此雞非彼雞,許多人們認知中的雞禽是雉形目鳥類,比如家養的雞;而白骨頂是秧雞科,是鶴形目,要往上攀攀還能跟丹頂鶴扯上親戚關系呢。
白骨頂雞的外觀也長得非常有意思,只除了嘴和額頂有著一抹白以外,全身幾乎都是黑色,這也正是它名字的由來。而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骨頂額頂的這一抹白被稱為額甲,卻不是堅硬的骨頭材質,而是既有韌性又有彈性的皮膚組織,像角質層一樣,保護著它們最重要的腦袋。
白骨頂雞是一種遷徙鳥類,俗稱候鳥。春天里飛往北方繁殖,秋冬季節就來到南方過冬。除了這一次有人在宿遷的六塘河看到它們的蹤影外,早在2020年就也有人在長白山美人松湖看到過在水面嬉戲的白骨頂。
它們通常棲息在大面積的靜水區域或者近海的水域,興起時還會飛上一段,只是飛的時間不長,大多時候還是游蕩在水面。 可是,看著白骨頂雞在水中輕撫水面緩緩游動的優雅樣子,誰又能想到它還有著許許多多令人瞠目結舌的奇怪習性呢?
白骨頂雞匪夷所思的習性
【1】不養親崽子,還格外偏心
眾所周知,杜鵑是一種喜歡把自己的蛋放在別的鳥的巢穴里讓別人進行孵化的鳥類,它不僅「借巢生蛋」,甚至是在把別人的蛋給丟掉之后,「鳩占鵲巢」地在人家巢里產卵。
而在這一方面,白骨頂雞也不遑多讓: 白骨頂雞雖然會自己產卵撫養,但也非常喜歡偷偷把自己的蛋趁鳥不注意時「寄放」在別的白骨頂雞家里。與杜鵑的不同在于,杜鵑是「種間巢寄生」,不太挑「寄宿家庭」,只要蛋長得像就行;而白骨頂是「種內巢寄生」,意思是還帶指定寄宿家庭的,這巢穴必須得是同一家族的。
這種寄生式孵化可以說是白骨頂雞對「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理論在育兒方式上的靈活運用了。 據說是為了避免所有的蛋在被天敵攻擊時全軍覆沒,所以有些鳥類就慢慢研究出了這種巢寄生的方法,力求有一只幼鳥能夠成功長大。只是,這種方式對自己還在蛋殼內的幼崽也好,對別的白骨頂雞也罷,都有點過分和殘忍了。
除了會將自己的崽丟給別人養育以外,白骨頂雞在育兒上還有一項特別值得叨叨兩句的特點: 偏心。一般到了繁殖期,雌性的白骨頂雞會產下10枚左右的蛋,但并不是一氣兒產下,而是一天一枚的分期產,湊齊10枚左右之后才開始按產下的順序進行孵化,先產的就先孵化。
孵化出來的鳥寶寶自破殼那一刻起就要開始為了活下去而拼命爭取。因為產下的蛋多,所以父母提供的有限食物是需要去搶的。最開始的前十天里,是搶得兇的寶寶才能占盡優勢,它們生得早、所以發育得更快,更有能力去搶奪。這時, 搶不過的鳥寶寶就會因為「勝者為王」的機制而被餓死一批,鳥父母只會作壁上觀,從不插手干預。
出生十天之后,鳥父母會根據鳥寶寶的顏色鮮艷程度來有選擇性地喂食。是的,白骨頂雞的寶寶并不是生下來就是白頂黑羽的,它們的頭頂、臉部和嘴部是紅色的,脖子和翅膀也不是黑色的,而是夾雜著漸變的橘黃色羽毛,艷麗好看至極。
外觀顏色越是明艷,白骨頂父母就越喜歡,它們會有偏好性地選擇給這些幼崽更多的食物,同時還會欺負先長大的哥哥姐姐們。而這個時候,跟不上食物營養長大的幼崽,會又餓死一批。
白骨頂雞不僅可以做到旁觀自己的寶寶餓死,甚至必要時候,它們還會自己下狠手。如果不幸遇到不好捕食,完全無法養育幼崽的時候,白骨頂雞就會自己動手摔死、啄死幾個寶寶,「減輕家里負擔」。殘忍,且現實。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想要把自己的寶寶寄生在同伴的窩里,以便能多存活一兩個,也似乎顯得溫情許多。
只是,「你有張良計,我就有過墻梯」。大家都是白骨頂,心里的那點小九九誰不知道啊。于是,被寄居的白骨頂父母就琢磨出了一套識別自己親生崽的辦法:它們會以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為標準,因為第一個孵化的寶寶一定是自己的,以第一個崽崽為參考,是親生的還好,要是 孵化出來發現是被寄生的,它們會毫不猶豫地直接殺死,冷酷且無情。
【2】「水上一霸」
白骨頂雞對懵懂無知的幼崽都能下得了手,更別提敵人了。白骨頂雞的霸道和狠辣是與生俱來的,這一點從它們對幼崽的育兒方式上就能看得出來,更重要的是,對待敵人,它能「手腳并用」,每一下都能看得出來帶了不少「個人恩怨」。
它們的利器首先就是尖尖的、看起來啄一下就能要命的喙,接著就是它們「修長的」、命中率極高的腿和寬大腳掌。當兩只白骨頂相遇時,通常并看不出它們有要開打的架勢。兩只白骨頂會若無其事地先靠近對方,然后說時遲那時快,兩方像知道對方心中所想一樣,會同時起勢,先是飛快地啄對方一嘴。但顯然,你有喙,我也有,這下過后,兩只白骨頂又會同時跳起來飛身去踹對方。
第一下的嘴擊和踹都屬實只是試探了,雙方會若無其事環顧四周,假裝只是打了個招呼,接著無意之中再次靠近,飛起又是一腳。如果此時旁邊有另一只白骨頂路過的話,它有80%的幾率會參與到這場大戰中。別問原因,問就是「來都來了,不打一架顯得不合群」。
而且實話實說,每次在視訊里看到兩只原本安靜臥在水面上慢慢游的鳥,一瞬間飛身而起,雙腳向前一個猛踹,真的是既充滿喜感又覺得太擬人化了。打到興起時,它們甚至會完全仰躺在水面上,只靠腿上的踹人功夫進行攻擊,屬實省力。
腳掌的作用出了踹人以外,還可以扇嘴巴子。占上風的白骨頂可以一腳踩著對方的肚子,居高臨下轄制對方,同時一腳掌一腳掌地單方面輸出,隔著屏幕都好像能聽見在說「還敢嗎?你丫下次還敢這樣嗎?」侮辱感拉滿。
除了打架兇猛以外,白骨頂還很喜歡「羞辱」同類。比如就有博主拍到過一只白骨頂獨自站在淺水邊對鏡自攬,叼水修整自己的毛羽,在它埋頭叼水時,卻有另一只白骨頂從身后悄無聲息地繞路過來,然后輕輕一躍跳到了前者的背上,還用自己的嘴一下一下啄前一只頭上的黑羽。
有人評價說或許這是白骨頂的求偶行為,但顯然這樣的求偶沒被接受,因為後來的白骨頂遭遇了一通猛烈的按在水里打,嘴巴子、啄毛、踹腳齊上的那種。
遇到同類的黑手,白骨頂毫不手軟,面對非同類的其他敵人時,白骨頂更是兇猛無比。當天鵝來到白骨頂的領地,欲欲躍試地想要下手時,白骨頂也并不慫。白骨頂的窩搭在水上植物堆積而成的一片綠地里,天鵝先是伸長了脖子試探,白骨頂撲閃了兩下翅膀,以示「來就干你」。
隨后天鵝還不收手,白骨頂便直接飛到了鐵網上,和天鵝保持同一水平線上,同時開啟翅膀和踹腳攻擊,白骨頂擅長近戰,而天鵝適合遠攻,一時之間二者僵持不下。可縱使天鵝虎視眈眈,白骨頂也絲毫不退縮,就是個硬剛,直到對方氣餒離場。
對待脖子長、能遠攻,還在觀望的天鵝,白骨頂尚且都能抱著「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心態和它硬剛,更別提其他直接要下手搶崽的鳥類了。白骨頂的想法或許很簡單,「我不要崽可以,但是其他鳥要是來搶,毛都給你薅光!」
2018年英國《每日郵報》就發布了一組白骨頂勇斗禿鷹的照片。照片是由一名荷蘭的女性拍下的,她在家里聽到了吵鬧聲,出去正好看到了 白骨頂踩著禿鷹往水里按的一幕。禿鷹的小眼睛瞪得溜圓,卻一點反駁之力都沒有。
後來據說,這支禿鷹也不是不想逆襲,只是在水里這種明顯的對方主場,禿鷹是水草也抓不住,浮也浮不起來,只能就這麼被白骨頂按在水里直到淹死。看圖片,白骨頂踩著禿鷹時,嘴角似乎還掛著一抹滿意的笑容。
【3】其他奇奇怪怪的特點
懶到極致,就是躺平:白骨頂或許是鳥類里最懶的一種了,畢竟你見過打架打累了躺著踹的嗎?你見過埋在草地上半天不挪窩,只啄那一丁點兒草的嗎?你見過站河邊上理毛,理上十多二十分鐘楞不動彈一下的嗎?你見過白骨頂之后,以上這些就都能見到了。
鳥類游泳界的「扛把子」,輕功水上漂:白骨頂有著一雙紋理異樣多彩,看起來特別像蟹爪蘭的腳,術語是葉狀瓣蹼足。這雙腳的「副業」是打架,「主業」則是游泳。是的,白骨頂是鳥類有名的游泳健將,最擅長的就是游泳和潛泳。它的腳掌能幫助它踩在漂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上,遠遠地看過去,那不就是「江湖大俠」嗎?
白骨頂一天三分之二的時間幾乎都在水里,憑借著這雙腳,悠閑時就在水面穿梭滑行,一遇到危險,助跑兩段還能直接起飛。可謂是水陸空三棲兼并了。
叫聲超萌:白骨頂的叫聲非常有趣,短促但很機靈,乍一聽就是「咔咔咔」。許多人卻覺得白骨頂的聲音有些怪異和無趣,不算好聽。所幸除了求偶期外,白骨頂也不怎麼發出聲音。但一想到平時看起來集優雅和呆萌于一身,打起架來霸氣側漏的白骨頂,有著這麼可愛的聲音,簡直就是反差萌了。
白骨頂是我國的「三有」保護動物,詳細來說就是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而且值得慶幸的是至今位置,白骨頂的生存狀態都是十分良好的,在貴州、江浙、云南、四川等多地都有蹤影可見,并且在網絡平台上還擁有自己的一大批「陰暗系」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