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甘肅網友遇上四不像老鼠,怕牢底坐穿不敢碰,網友:現在還不會判

sunai 2023/05/21

現在總說野生動物是 「長得越怪,判得越快」,但甘肅有位網友卻遇上了正相反的情況, 覺得自己完全是在違法的邊緣走了一圈。

一只非常小巧的動物從戈壁灘跳到他腳邊,長著老鼠的身子、兔子的耳朵、袋鼠的腿,身后還有一條非常長的細尾巴,完全就是個四不像的「小怪物」。

網友看它長得太奇怪,都不敢用手碰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牢底坐穿」,不過這次他暫時可以松一口氣, 因為這只小動物居然不是保護動物。

這到底是種什麼動物?按照慣例這模樣顯然是要被保護起來的,為什麼連「三有保護動物」都算不上呢?

外形奇特

這只小動物在甘肅當地有個俗名叫做「跳兔子」,學名長耳跳鼠,是屬于嚙齒目跳鼠科長耳跳鼠屬的動物。

和別的跳鼠相比,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的耳朵極大, 耳朵長度幾乎超過身體和頭長度總和的一半!它的腿好像兩個支架,但別看它的腿細,蹦起來卻力量不俗。它的尾巴也非常得長,跳躍時在身后保持平衡。

造物主賜予它這樣的外形,不是沒有原因的。

長耳跳鼠主要分布在中國的甘肅、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以及蒙古的部分地區,它們棲息在荒漠中, 這樣的外形正是適應荒漠條件的。

它們的身體顏色多為灰褐色,有利于它們在沙漠和稀樹草原中隱蔽和保護自己。它們的背部、尾部有細小的絨毛,更為它們填了一層保護屏障。此外,它的長尾巴不僅能在跳躍時維持身體平衡,還能休息時幫助固定身體,保持溫暖。

它們的大耳朵也不是擺設,既能在酷熱的夏季快速散熱,也能幫助它們分辨更大范圍的聲音,以在天地或自然災害來臨時做出更及時的應對,快速規避風險。

總之, 長耳跳鼠的外形完美地適應了它們在干旱地區、沙漠戈壁里的生活環境,幫助它們更好的繁衍生存。

不是保護動物?

既然分布地區不大,又主要生活在中國境內,幾乎可以算作特有物種,再加上長耳跳鼠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列為瀕危物種, 長耳跳鼠怎麼就成為不了中國的野生保護動物呢?

種群比較穩定是重要原因,長耳跳鼠生活的荒漠、戈壁地區并不適宜人類居住,所以它們的種群受人類活動影響和其他物種比起來不算大;人類并不需要它的身體來做成藥物或其他商品,所以,人們沒有獵捕它們的欲望。

因此,它們能夠保持在一種相對自然的狀態下繁衍生息,保持數量的動態平衡。

內蒙古自治區的戈壁

除了對人類沒什麼影響、也沒有太大的捕獵價值以外,第二個原因就是, 人類對它們了解還不深,因為它們廣泛分布在戈壁荒漠和危險的無人區,目前只能考察靠近人類活動區域的跳鼠數量,倒是并不少。

第三,這種動物雖然長得還算可愛,可到底是嚙齒類動物的一員。 作為某些自然疫源疾病的攜帶者,它們給人類的印象往往是負面的,生活在人類聚集區以外的長耳跳鼠雖然不會同人們熟知的大家鼠一樣被人人喊打,但是也不會被放在很高的保護地位。

跳鼠

這種對嚙齒類動物的態度影響著長耳跳鼠的保護等級,同時也影響著其他跳鼠的保護現狀。沒錯,長耳跳鼠的背后是個跳鼠大家族。

跳鼠大家族

研究者認為, 現在發現的跳鼠總科類型共包含三個科,六個亞科,17屬,54種,可以稱得上是個大家族了,中國境內可以找到70%的屬。

這麼多跳鼠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蹶(jué)鼠類,林跳鼠類和荒漠跳鼠類。其中,蹶鼠類名字里沒有「跳」,也確實不善于跳躍,它們的后肢長與身長之比在跳鼠中算比較小的。

蹶鼠類主要分布于歐亞大陸上緯度較高的森林和草原地帶,我國境內分布于吉林、四川、青海等省,種類有天山蹶鼠、中華蹶鼠、長尾蹶鼠、草原蹶鼠、灰蹶鼠五類。這類跳鼠主要以昆蟲、其他無脊椎動物、植物的綠色部分、種子或根莖等為食。

長尾蹶鼠

蹶鼠類動物冬季有冬眠習慣,而且它們的冬眠時間長,夏季繁殖期比較短,生育能力和我們熟知的嚙齒類動物——大家鼠簡直是天壤之別, 野外種群數量可以用非常稀少來形容。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合適的應對策略出台。

這也是蹶鼠,尾巴特別長

林跳鼠類分布地區不連貫,主要分布于北美大陸和中國青藏高原東部及東北部的林地,生活在中國境內的林跳鼠叫四川林跳鼠,這種動物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2004)評估為易危級別。

其實和長尾跳鼠一樣,研究者對這個物種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但基于對它的分布地區——青藏高原附近的自然環境的了解做出了易危的評級。這種動物生活條件比較惡劣,能見到的綠色植物比較少,所以主要以昆蟲和植物種子為食。

圖為林跳鼠,后腿比一般老鼠更長更有力

而荒漠跳鼠類也就是跳鼠科動物則有很多亞科,中國境內就發現了現存的四個亞科,共16個屬。它們主要分布于古北界荒漠半荒漠地區(這里所說的古北界是全球生物地理區的一級區劃,詳見下圖)。

今天主要 紹的在長耳跳鼠就是跳鼠科長耳跳鼠屬的「獨苗」。它們屬于是的食性也是雜食,以蟲、種子、葉為主要食物。

世界陸棲動物區劃示意圖

跳鼠類中值得介紹的物種有三趾心顱跳鼠,不僅因為它的名字比較怪,更是因為它是全球最小的跳鼠。

有人說,看到了它,就看到了「鼠標」的姓名由來。它們的白色胡須很長,嘴周還有一圈白色短毛,鼻子跟豬鼻有點像。

圖為三趾心顱跳鼠

了解了三類跳鼠,不得不說,中國的跳鼠種類雖多,可是分類、保護等問題并不受到重視。物種保護還需努力。

保護問題還需關注

正如前文所講,因為嚙齒類動物的不討喜,跳鼠們的命運也不被關注。如果能借助此次長耳跳鼠的走紅而帶動研究人員對跳鼠總科的關注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研究透徹這類古老的物種是怎樣和各式各樣的病毒友好共存的或許是解開人類目前面臨難題的好抓手。

用戶評論